中國文學課程理念及宗旨

中國文學科作為高中學生修讀的選修科目,設立的基本理念是:

Ø   中文是香港大多數學生的母語,他們從成長的語言文化環境中,曾接觸不少優秀的中國文學作品,養成一定的語言品味。文學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,中國文學課程要豐富學生的積儲,進一步提高他們的文學素養,發展他們的文學鑒賞和創作能力,鞏固和深化中國語文科的文學學習;讓學生通過學習祖國文學,提升審美、探究、創新的能力,養成良好的國民素質,弘揚民族文化。

Ø   文學反映現實,寄寓理想。學習文學,可以探索生活和生命,感悟人生。

Ø   中國文學科為部分對文學有濃厚興趣的學生,提供深入而有系統的學習機會,讓學生就個人性向,發揮所長,以規畫未來升學,或從事與創作、評論或研究有關的工作。

Ø   中國文學有數千年優良傳統,有豐富的文學瑰寶流傳後世。學生透過本課程研習大量古今文學作品,加深對中國歷史、社會生活和思想文化的認識,促進社會協力承傳文學遺產。

Ø   本課程讓學生通過研習優美的文學作品,提高個人的藝術修養和品味;透過探索作品的藝術境界,分享作品中獨特而共通的 思想感情,促進人與人之間心靈的交感互動,拓展生命領域。

科程宗旨

配合中國語文學習領域的整體發展路向,本課程為部分對中國文學 有濃厚興趣的學生拓寬學習空間,讓學生通過文學的學習,以:

 (1) 培養審美情趣,提升藝術品味;

 (2) 提高文學素養,承傳文學遺產;

 (3) 陶冶性情,美化人格;培養對國家民族、人類社會的感情;

 (4) 發展個性,發掘潛能,發揮特長,為日後工作和進修作好準備。

   我們期望透過本課程,培養出有文學鑒賞能力及創作能力、有審美 情趣、有道德操守、能夠熱愛生命的新一代。

科組願景
學生層面

Ø   提高閱讀文學作品的興趣,廣泛閱讀不同類型的文學作品;

Ø   加強感悟,提高理解和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;

Ø   培養創作不同類型文學作品的興趣,提高文學創作的能力;

Ø   比較有系統地掌握中國文學知識;

Ø   啟迪情思,滌蕩性靈,豐富生活體驗,拓展生命領域;加強對 家庭、國家及世界的責任感;提高對人類的同情同感。

老師層面

Ø    配應協作:根據學校的政策,能與中文科教學配合,發展校本課程,擬定合適

的學與教和評估策略,檢討教學成效。

Ø   與時俱進:關注語文課程的最新發展和變革,樂意試行有創意的學與教策略。

Ø     交流互享:主動與其他教師交流、分享教學理念、知識及經驗,加強團隊協

作,共同改善語文教學。

Ø     專業發展:訂定個人的專業發展及終身學習計畫,配合社會改變和課程發展需

要,積極參與共同備課、同儕觀課、地區教師交流、教師培訓等活

動,以提升教師專業水平。

課程結構

本課程建議分必修及選修兩部分。必修部分約佔本科課時的三分之二至六分之五,選修部分約佔本科課時的六分之一至三分之一。建議必修部分由中四貫串至中六;選修部分則由中五開始。

必修課程:

必修部分體現本課程的基礎性。學生通過必修部分的學習,培養必須具備的文學素養,包括:審美體驗,讓學生感受文藝的愉悅,涵泳終身,具有藝術品味和情操;理解、分析、欣賞、評論文學作品的能力,以探索作品中所呈現的時代精神、社會生活和情感世界;創作文學作品,以藝術手法,表達個人的思想感情。

  必修部分的學習內容以「文學賞析與評論」、「文學創作」為主,「文學學習基礎知識」為輔。「賞析與評論」和「創作」二者可以互相促進,而文學學習基礎知識的研習,則有助提升賞析與評論,以及創作能力。這三方面的學習分別說明如下:

  文學賞析與評論

  「文學賞析與評論」是對文學作品的內容與藝術形式的感受、分析、欣賞及評論。

研習文學作品可先從直觀入手,學生可對文學作 品作整體感受,在感受過程中,體會作品的藝術感染力;再由感性轉向知性,通過理解作品的字、詞、句、段,掌握作品的背景、內容、主題、結構及作者的思想感情;分析作品與作者經歷、寫作背景的關係,以及作品的意蘊、藝術手法和風格;然後二者結合,欣賞作品的內容美和形式美,作品的意象、意境和作者的情思和創意,並評論作品的藝術手法,作家的文學成就及作品的文學價值等。

  文學創作

  「文學創作」是人們對生活或外界事物有了獨特的感受,激發起表達意欲,運用語言文字表現出來的藝術形式。個人對週遭人事的細緻觀察與深入思索,是文學創作的泉源。創作文學作品,主要是將生活中搜集到的素材,經過選取、想像、虛構、提煉的過程,以概括、具體、生動的形式,運用恰當的語言文字表現出來。在創作過程中,學生通過觀察和思考,培養對生活敏銳的觸覺和深刻的反思;運用不同的寫作技巧,嘗試不同文類的創作,豐富創作經驗。有了創作經驗,學生更容易感受、鑒賞文學作品,從而判別作品的優劣與品評高下。

  文學學習基礎知識

 「文學學習基礎知識」的研習,有助學生理解、分析、欣賞和評論 文學作品,並提升創作能力,對學習起輔助作用,但要結合適當的 學習材料,不宜孤立地處理,作純知識的教授。

「文學學習基礎知識」的內容包括以下四方面:

Ø   各種文類的起源、流變及作品的題材;

Ø   各種文類的基本特徵及主要的表現手法;

Ø   代表作家作品的風格特色及其主要影響;

Ø   文學評論及文學創作的常用術語。

必修課程指定作品(28篇)

指定作品篇目 (2015/16 學年中四實施,2018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生效。)

 

1 《秦風‧蒹葭》—— 詩 經

2 《九章‧涉江》—— 楚 辭

3 《齊桓晉文之事章》—— 孟 子(節選由「齊宣王問曰」至「王請度之」)

4 《庖丁解牛》—— 莊 子

5 《蘇秦約縱》—— 戰國策(節選自《秦策》,由「說秦王書十上」至「蓋可以忽乎哉」)

6 《鴻門會》—— 史 記(節選自《史記.項羽本紀》,由「沛公旦日從百餘騎來見項王」 至「沛公至軍,立誅殺曹無傷」)

7 《戰城南》—— 佚 名

8 《短歌行》—— 曹 操

9 《歸去來辭》(並序)—— 陶 潛

10 《將進酒》—— 李 白

11 《登高》—— 杜 甫

12 《進學解》—— 韓 愈

13 《醉翁亭記》—— 歐陽修

14 《前赤壁賦》—— 蘇 軾

15 《齊天樂》(綠蕪凋盡臺城路)—— 周邦彥

16 《南鄉子》(何處望神州)—— 辛棄疾

17 《雙調‧夜行船 秋思》—— 馬致遠

18 《法場.竇娥冤》(第三折)—— 關漢卿

19 《西湖七月半》—— 張 岱

20 《卻奩.桃花扇》(第七齣)—— 孔尚任

21 《接外孫賈母惜孤女.紅樓夢》(第三回)—— 曹雪芹 (節選自由「且說黛玉自那日棄舟登岸時」 至「也就不生別論」)

22 《死水》—— 聞一多

23 《錯誤》—— 鄭愁予

24 《書》—— 梁實秋

25 《我的四個假想敵》—— 余光中

26 《藥》—— 魯 迅

27 《碗》—— 西 西

28 《日出》—— 曹 禺(節選第二幕,由「李石清由中門進」至「把黃省三拖下去」)

選修課程

文學創作——原創或改編

 

一、學習目標

  創作或改編文學作品,讓學生享受創作的愉悅,抒發個人的思想感情,並發揮創意,提高賞析和創作能力,發展個人風格。

 

二、學習重點

Ø  認識相關的寫作理論;

Ø  運用不同文類的特點自行創作或改編;

Ø  運用不同的創作手法自行創作或改編,表達個人的思想感情;

Ø  培養修訂作品的能力;

Ø  提高創作的興趣;

Ø  培養認真創作的態度(如尊重原創、不斷完善習作、樂於 接受別人對自己作品的意見)。

 

三、預期學習成果

Ø   學生能創作或改編不同文類的作品,表達思想感情,呈現個性;

Ø   學生能發揮創意自行創作或改編作品;

Ø   學生養成創作的興趣和習慣,認真創作。

公開試評核模式

本科的公開評核包括公開考試及校本評核兩部分,概述如下 :

 

部 分

內 容

比 重

評核形式

考試時間

公開考試

試卷 一 文學創作

25%

筆 試

2 小 時

 

試卷 二 文學賞析

60%

筆 試

2 小 時

校本評核

創作練習

15%

創作練習 3 個分數

試卷形式

試卷一 文學創作

佔全科總分百分之二十五,考試時間為兩小時。文章寫作共擬兩題,考生任擇其一,作文一篇 , 文白不拘,字數不限。

 

試卷二 文學賞析

佔全科總分百分之六十,考試時間為兩小時。試題結合本科「課程及評估指引 」所列舉之指定 作品與課外作品設問 。全卷共設四題,各題分額相同,考生選答其二。

校本評核

所有學校考生必須參加校本評核,本科校本評核佔全科總分百分之十五。

 

評核內容

創作練習:考生需於修業期間,在散文、詩歌、小說、戲劇四類文體中最少選擇兩類,完成創作 練習,然後由科任教師選取其中三次練習之成績交予香港考試及評核局。

考生須妥善保存有關課業,以供查核,直至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成績公布為止。

 

校內評核模式

評估

評核內容

持續評估

長文命題練習、片段寫作、默書、課文問答等

測驗

文學史知識、指定篇章與課外篇章題目

學期考試

卷一:長文命題寫作

卷二:文學史知識、指定篇章與課外篇章題目